【寫在前面】
如果沒有這張專輯(的正妹照),我想我不會接觸TMR。十週年時,歌迷們選了14首曲子出來重新混曲,在喜餅盒裡還有寫滿各位歌迷的名字,代表TMR滿滿的謝意的海報。

所以我第一張TMR聽得就是這張,可是這張卻拖到這時候寫。(笑)理由很多,但最重要的應該是會怕。當時沒想那麼多,可後來才知道這張專輯的存在並不僅僅只有正妹照而已,是TMR十年軌跡,是西川心中的TMR。(理論上)

多了私心,和聽過原曲後,整張專輯給我的感覺已經跟當初相去甚遠。

老實說,為了提筆開始寫這張時,我再次將CD從喜餅盒拿出,原本是想順便把歌詞本拿出來(找戰犯來鞭的)回味,卻發現一件令人感慨的事情。

整張專輯除了zips之外,都是2001以前的作品。是TMR沒進新血嗎?我不這麼覺得,還是有興趣參加投票的都是2001年以前的FANS?或許吧。但這列表打開後我第一想到的卻是TMR的定位。

自轉至EPIC sony旗下後,西川貴教的聲音被SONY拿來消費,而且是徹底的被消費。一首又一首卡通歌接著唱(唱到都有「怎麼西川怎麼唱都像在唱卡通歌!」這種言論出來),不過從oricon的銷售量上可以很明顯發現只要跟卡通歌扯上關係的銷售張數都很耀眼。

以這個層次而言,TMR相當成功,西川的嗓子就是有辦法讓人在一分三十秒內無法離開,炒熱整個氣氛。但是接下來呢?卡通主題曲的訴求是為了卡通,不是為了 TMR、不是西川。我沒看SEED,所以我沒辦法對ignited產生共鳴、我不愛神劍,所以heard of sword感動不了我。

即使是vestige或者meteor、invoke,MV給我的衝擊也遠遠大於曲子。(老實說我看到閃亮煌.大和搭著meteor的BGM出場時,我還頗想揍人的)

新曲,要不是hide memorial summit live的關係,我的魂還真的不知道吐到哪裡去。

雖然我是從後期開始接觸TMR,但在我記憶中留下印象的卻是98-01年的曲目。而這張──只能活在過去的榮光的專輯,在認識了西川之後,更顯無奈。

前言太長,還是趕快進主題吧。

展開有曲目心得。

寫在前面,戰犯我還是不鞭了,不然西川會被我鞭到死。
單純就以曲子寫吧。(不過要誇獎的還是誇一下vv)
括號內的的是原曲收錄時間。

這張專輯我覺得是既TMRe的suite season之後編排最漂亮的一張了。(看順序跟風格就知道這是為了live才這樣排的)

再者整張專輯的所有曲子的輸出功力大概都是原曲的一點五倍以上。至於好壞隨人決定。

HIGH PRESSURE
(1997年7月1日/第五張單曲)
對我而言UC版略勝一籌。
一開始的鋼琴聲揭開整張專輯序幕,宛如從radio出來,帶著混音色彩的開頭,接著開始樂器一項又一項加進來,鼓聲打下去的瞬間相當乾脆,雖然花俏但不顯雜亂。
接著一聲START,才真正開始主旋律。
以致敬曲(喂)而言整首曲子不但保留原曲那種如風般的感覺,還加了更多革命色彩。
原曲在這方面就略顯單薄,我想應該是原曲用得是電子混音,而uc版的樂器都是貨真價實的樂器吧?

WHITE BREATH
(1997年10月22日/第六張單曲)
半斤八兩。(與原曲比的話←激欠揍)
應該說少了什麼也多了什麼,這首歌的變動不大。西川的唱法也變動不大。
兩天前才把05年紅白拿出來看、與youtube上舊曲比較之下,除了樂器方面做了些許變動外,剩下的幾乎沒變,包括西川的嗓子。

HEART OF SWORD 〜夜明け前〜
(1996年11月11日/第三張單曲)
前奏動到已經完全認不出來的程度。
原曲太沒愛,所以改編版的至少多了點愛。(因為有西川裝可愛vv)
以西川本人比較的話,這首歌可愛的程度真的比較高,有幾段向上拉得部份和double混音合唱也比原曲活潑。

AQUALOVERS~DEEP into night~
(1998年6月24日/第八張單曲C/W曲)
改編曲大勝。(岸老大啊啊啊啊!!!!!!!!!)
總覺得比較起老是在搶西川聲音的淺倉曲子,岸的改法比較順著西川,少了那些有得沒有的多餘電子音,在這首西川的歌唱威力完全凸顯出來。
雖然原曲是帶有一點中東風格的神秘,在改曲之中那種神秘感完全消逝,取而代之的是西川那搥心肝的轉音。

ZIPS
(2004年3月17日)/第七張專輯)
這張是收在Seventh heaven專輯裡。
感想是中規中矩吧?加強了原曲缺乏的地方,不像其他曲目變動太大,感覺power up版。

THUNDERBIRD
(1998年10月7日/第九張單曲)
改編曲大勝!!!!
我一直覺得原曲的雷鳥缺了一些東西,雖然很多人都是那時候摔坑的。但我在聽完UC版回頭重聽雷鳥卻有種不倫不類的感覺,找不出這首的定位點。
說他悲、丁丁冬冬的電子音沖淡很多悲哀氣氛。說他歡樂、這也不可能?最後只記得MV有個笨蛋在大雨中嘴巴張得很大在唱歌。
改編曲在選定一個目標,然後西川就咬著目標唱下去,那種輸出功率是原曲完全比不上的純粹。

BOARDING
(2001年2月7日/第十五張單曲)
微妙?一半一半。
從原本帶有點哀傷的遠行變成歡樂的遠行的感覺。
boarding這首算是我的愛曲之一。(雖然他的MV我沒在看)可是UC版的boarding總覺得少掉了什麼,大概是變可愛了,我反而不習慣。雖然我開始就是聽UC版,但原曲的那種淡淡悠遠感覺更對我胃口。

HOT LIMIT
(1998年6月24日/第八張單曲)
我想能找出比這版本還爛的hot limit應該不存在吧?(一言)
HMC改得(他們有改嗎?)都比這好啊啊啊啊!

Joker
(1998年1月21日/第三張專輯)
原曲比較好聽,過度求快反而平衡跑掉。「Joker」的苦楚在急行軍的吉他聲下完全被沖淡,也許是要朝著黑重搖滾方向前進,可惜又還不到那種程度,反而有點半吊子。

LOVE SAVER
(2000年9月6日/第十四張單曲)
再見X4。(被巴頭)
POWER UP版吧,硬要說的話。
跟上一首的接續很漂亮,可是我本來就對love saver沒愛,UC版的半吊子我也沒愛所以就……(遮臉)

夢の雫
(1996年8月12日/第一張專輯)
姑且不論改編,光西川的唱腔就相差十萬八千里。
畢竟這是第一張專輯所收錄的曲子,當時西川還不太能掌握歌曲的感情。這首夢の雫在我第一次聽到原曲時拍桌狂笑說:這是上台唱歌下台一鞠躬的唱法嗎?
改編版則是感情放得很重,唱法也比當初更漂亮。(所以只能說非戰之罪?)

魔弾 〜Der Freischütz〜
(2000年9月6日/第十四張單曲)
我能投票live版嗎?(被巴頭)
從一顆子彈變成萬彈齊發的感覺很歡樂,卻也有股莫名的空虛感。在UC live版最後一段責改得比CD還漂亮,所以我想投live版一票。

Twinkle Million Rendezous
(1998年1月21日/第三張專輯)
從獨唱版改成合唱版,聽起來就像是live專用安可曲。我想之所以會有合唱的錯覺一定是前奏交響樂話的原因。
不討厭這種感覺,但原曲某些味道也因此跑掉,原曲這首沒那麼溫柔,是首很閃亮的曲子,就跟曲名一樣。
改版變柔和了,閃亮小星星變成太陽,從這首還真能感受到十年的差距其實很長、長到無法彌補。

Light My fire
(2000年10月12日/第五張專輯)
我最愛的版本是NHK的吉他版。(一秒)
其次是收錄在out of orbit裡面的吉他版。
final曲的存在意義就在於讓人不想結束。西川一直是把light my fire當成最後一首曲子,除了這首曲子很輕快、歌詞是他本人自己寫,帶著向前行的風味外,最重要的還是這首曲子的後勁很強。其實這首不是大調曲,所以搭上西川就有著永無止境的感覺。雖著歌曲前進,從胸口不斷滿溢出來的感情會讓人帶著笑落淚。
UC版沒動太大,但動得恰到好處。樂器變得沒那麼刺耳、solo部份也讓人覺得將曲子餘韻拉得更長。

live結束了、專輯結束了,但西川的聲音沒有結束。

SPECIAL disc
Meteor
(2003年3月26日/第六張專輯)
淺倉remix的meteor。
在這14+1首曲子,這首曲子其實顯得很突兀。的確是淺倉式的交響華麗,但還是給我一種空蕩蕩,補不滿的感覺。在當初沒看是不是淺倉寫得時候就覺得這改得不錯,也有推給幾位友人聽,只是那種樂器用很多卻還補不滿的感覺依舊存在著。
淺倉的曲子我感受不到溫度,我想這就是理由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ile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